人民美善,善聚人民的力量!

王一航:“我想帮助乡亲们实现马铃薯增产”

  据人民日报报道,身穿磨旧的皮袄和牛仔裤,脚蹬一双运动鞋,71岁的王一航走在路上,让人难以想象他取得的成绩——37年潜心马铃薯育种研究,选育12个优良品种,累计推广4000余万亩,新增产值50多亿元。

  1977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,1982年毕业时找到学校领导主动请缨要搞科研;分配到省农科院后,申请到地处偏远、海拔2240米的会川马铃薯试验站工作……“农民的事,就是国家的事。”谈到投身马铃薯研究的初衷,王一航对记者说,“我从小吃马铃薯长大,在困难岁月里马铃薯救过大家的命。我想帮助乡亲们实现马铃薯增产。”

  刚到试验站时,这里只有4个人。王一航搞研究亲力亲为:4月播种时,为精准保证株距,他自己动手、田间扶犁;夏日炎炎,他顶着一顶破草帽钻进地里,观测、度量、记录数据;10月收获时,他还要守夜,“要拿到精确数据,就得守在地里。”

  钻研育种技术,需要在地里长时间盯着一株苗、一颗果。王一航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:“办公室和电脑前选不出好种子;守在地里,吃了苦才会有收获!”

  大伙见他这么拼命,戏称他是“拿工资的农民”。王一航说,马铃薯存在天然的种性退化问题,不换种就退化,产量也大幅下降,“不忍心看到乡亲们减产时的泪水,这是我专心科研的动力。”

  王一航每年都将自己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民试种,并承诺:增产,你们留着,我一分钱不要;歉收,我负责赔偿。这么多年来,王一航提供的马铃薯种子从来都是增产,无一歉收。

  1995年,王一航选育的陇薯3号试种成功。该品种淀粉含量超过20%,是我国第一个超过这个比例的马铃薯新品种,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,“2002年,又选育了陇薯8号,淀粉含量在22%至27%。”

  截至2018年退休时,王一航选育成功了12个品种,种植范围遍及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、广东、四川等地。数据显示,陇薯系列种子平均增产10%至15%以上,有些品种甚至增产30%到40%,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。

  2007年春天,已回到兰州担任马铃薯研究所所长的王一航到定西市内官营镇讲课。40来平方米的小会议室被挤得水泄不通,外边还有200多人。换到镇里最大的会议室后,连过道都坐满了来听课的农民。

  下课后,一名乡镇干部夸赞说:“王教授,你真厉害!”他则回答:“不是我厉害,是科学厉害。让农民相信科学、依靠科学,是我的职责所在。”

身穿磨旧的皮袄和牛仔裤,脚蹬一双运动鞋,71岁的王一航走在路上,让人难以想象他取得的成绩——37年潜心马铃薯育种研究,选育12个优良品种,累计推广4000余万亩,新增产值50多亿元。
推荐阅读
更多

公益专题

更多
  • “思源工程”捐赠各类防护物资  助力绥芬河边境防疫工作

    1月22日以来,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思源工程”)联合社会各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,为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贡献了应有的力量;随着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,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成为当前防疫工作重点。

    87 2020-04-20
  • “思源工程”战疫善款执行比例高达95%

    武汉,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名城素有“九省通衢”之称,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。但是2020年开年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,让武汉乃至湖北省成为全国疫情的“震中”,一场史无前例的全国抗击疫情由此波澜壮阔地展开。

    229 2020-03-31
  • 陈昌智:感谢社会各界联合“思源工程”抗击疫情

    3月30日,第十一届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民建中央原主席、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陈昌智,代表“思源工程”致谢爱心企业家、爱心网友、爱心明星、爱心人士、海外华人华侨等社会各界,并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。

    73 2020-03-31
  • 新浪携手“思源工程”交付21辆负压救护车抗击疫情

    3月18日,新浪微公益和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发布微博,公布新浪携手“思源工程”交付给湖北疫区的21辆负压救护车受助医院名单,覆盖武汉金银潭医院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17家医院。

    123 2020-03-21

人物访谈

更多